1

News

地址:

电话:

银河游戏网址
当前位置: > 银河游戏网址 >

陕西日报:开门办报 打制党报调解宣传第二主力军

日期:2023-04-19     浏览: 次   编辑:admin

  通讯员是党报伸向基层的“触须”,是报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是新时代媒体融合传播的重要力量。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紧跟时代步伐,推进融合发展,打造党报融合传播第二主力军。在弘扬开门办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创新和改进党报通联工作,出台《陕西日报通讯员管理办法》。通过为通讯员留出版面、规范通讯员稿件署名等措施及定期选拔骨干通讯员到报社采编部门交流,以干代训,形成报社与基层融合交流的常态化机制,使陕报通讯员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今天与大家见面的10位通讯员,是陕西日报社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说起开门办报,全力推进融合发展,他们最有发言权。下面,我们就来听听他们的感受。

  2017年7月,我成为一名基层通讯员,梦想有一天《陕西日报》上能印上我的名字。其间,我多次投稿,终因自身能力与版面要求,偶尔仅有“豆腐块”见报。

  2020年7月,陕西日报社出台《陕西日报通讯员管理办法》,将报纸的更多版面留给通讯员、让给基层,报社的大门给通讯员开得更大了。新的投稿渠道打通后,在报社编辑、记者指导下,我的稿件频频见报。在2020年国庆8天“悠长假期”里,西安临潼区丰富的文旅活动中蕴藏着巨大的新闻“宝藏”。我想把身边的暖人故事写出来,但在写作中,却因素材缺乏,始终难以把动人的故事讲出来。陕报记者鼓励我:要往一线去,到一线笔下才有故事;要在现场,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于是为了获取好的素材,我顶烈日、披雨衣、爬山路采访,遇到写作难题,则向陕报记者请教。2020年10月26日,我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发生了:《陕西日报》用大版面图文刊登我采写的《临潼:有风景 有故事 更有温情》。脚上有多少泥土,稿子里才能沉淀多少真情。作为陕报开门办报的受益者,我更加坚定今后走进基层,用心用情用力地为新时代写出好作品的信心。

  2020年是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也是我与陕报结缘的第一年。年初,因工作调整进入宣传部门,《陕西日报》便成了我开始琢磨和研究的“新对象”。

  初接触时,我每天细细从报头看到报尾,遇到打动人心的文章便剪下来整整齐齐留存起来。2020年2月6日w66利来最老牌,当时正值疫情防控期间,我所在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里,村民们看到疫情防控工作者日夜坚守在村上辛勤工作,便自发将10元w66利来最老牌、20元、50元、66元……的点点心意转交给村党支部书记,让他代捐给县红十字会,以此表达大家脱贫后奉献社会的爱心。当天,我向陕报投出了第一篇稿件《一个脱贫村的“零碎”捐款》。不久,经过编辑精心编辑后这篇稿件在掌中陕西客户端(现群众客户端)发布,短短几个小时点击量超过2万多。

  有温度的作品总能打动人心。自此,只要有新闻,我都第一时间奔赴群众中间,把他们生活变化的点点滴滴写成文字投给报社。

  一年多里,我在锻炼提升自己的同时,更学习到了报社记者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严谨、负责、用心的工作态度让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陕报这个舞台提供给了我展示自己的机会,而在与陕报朝夕相处的一年多里,我也不断成长,一篇篇有深度、有温度的文章让我在生活中多了乐观、坚强、宽容和感恩。

  缘分,是人生旅途中难得而又值得回味的一种幸福。我的人生,就因与陕报结缘,开启了不一样的精彩。

  2009年9月,我到淳化县委宣传部担任新闻干事,开启了我在新闻宣传战线工作的征程。当时,新媒体尚在起步阶段,我的主要任务是向《陕西日报》等党报投稿,宣传推介淳化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好做法、好典型。

  由于刚参加工作,写作水平欠缺,我所写的稿件经常石沉大海。之后我虚心向陕西日报编辑、记者请教。同时,我多次参加陕西日报社举办的通讯员培训班,认真聆听报社编辑、记者的精彩讲课,做到学以致用。经过这些年的辛勤笔耕,我先后有200余篇新闻稿件被《陕西日报》采用,连续5年被评为陕西日报社优秀通讯员。

  2020年3月24日,习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这既是对陕西日报在党报宣传事业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作出的肯定,也是对各级新闻舆论战线如何在信息时代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更好地守责担当作出的重要指引。之后,陕报给我们换发了崭新的“陕西日报特约通讯员证”,还将稿费直接发到了我们通讯员的银行卡上,“群众号自媒体平台”的开通也让通讯员有了自己的供稿渠道……这些无不使我深刻感受到陕西日报全方位践行开门办报的改革和创新。

  2019年11月蒲城县融媒体中心成立,我主要负责外宣工作,从此,便正式与陕西日报结缘。

  一次陪同采访让我看到了我与党报记者的差距。记得那次我是陪陕西日报记者到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采访。党定村是一个先进典型村,多年来,我去这个村不下50次,自认为对情况很熟。但这次采访,记者挖掘鲜活素材的本领让我大吃一惊。当时正赶上村里忙,记者就与村党支部书记、驻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一同劳动,以便了解情况并拍摄照片。他说:“只有面对面,才能真实感受到采访对象的情感变化,写出来的稿件才更准确。”稿件刊登后,村上的干部说:“党报记者就是不一样,写的就是好。”

  后来我参加了陕西日报社在合阳县举办的特约通讯员培训班,受益颇深。从培训到实践,从“比着学”到“照着干”,我进一步感受到了陕西日报记者对新闻事业的职业态度,让我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年来,我坚守一线,走到群众中间,扎实采访,践行“三贴近”、锤炼“四力”,在《陕西日报》发表新闻作品11篇、群众新闻网发布22篇。

  今后,我愿和陕报同仁合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爱读陕报,爱上陕西。

  我成为陕报通讯员已经整整12年。我收集的一张张泛黄的报纸,铅墨芳华,是我青春最好的见证。

  这一沓报纸,承载着多少故事?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对每一位读者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对我而言,故事却是深远悠长的。

  2009年我到铜川市耀州区委外宣办工作。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编好《新耀州》报,我每天坚持读《陕西日报》。报纸有几个版面?什么是刊头、报眼?同一版面的新闻按什么顺序排列……每次写稿遇到瓶颈的时候,翻翻陕报,我茅塞顿开。经过努力,我的第一篇稿件《铜川市耀州区党员干部心贴心零距离服务群众》上了陕报。当我翻动着那散发着墨香的报纸,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时,真的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从此,写稿热情一发而不可收。

  12年来,我在陕报刊发了百余篇稿件,其中长篇通讯《耀州:蓝天行动剑指雾霾》《天翻地覆慨而慷——改革开放四十年耀州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喜看耀州新账本》等,为营造耀州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舆论环境贡献了力量。

  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者,去年以来,我要求自己把习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到新闻采编全过程,把更多的笔头、镜头对准基层、对准群众。我与陕报的故事“未完待续”……

  小时候,我就读过《陕西日报》,报纸里一个个精彩的小片段、一张张精美的图片令我惊叹,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从那时起,当一名记者,便成为我整个少年时期的梦想。

  考大学时,我报考了新闻学专业,之后,又顺利进入校报,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新闻从业者。因为校报在陕西日报社印刷厂代印,每个月,我都要拿着排好的电子版报样来陕西日报社,站在陕西日报社高高的大楼前,我总是憧憬着自己也能成为其中的一员。

  如今,我终于光荣地成为陕西日报社的通讯员,我采写的一篇篇稿件经过编辑、记者的精雕细琢,被采用刊发,我的名字也走进了更多读者的视野。

  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陕西日报社一方面加强对通讯员队伍的管理,一方面为通讯员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我们发稿的流程更为顺畅,与报社的沟通联系也更加便捷。在新形势下,我对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即积极跟上融合发展的时代步伐,朝着融采、写、摄、录、编、网络设备操作技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转变,创作出更多高质量、多元化、符合受众需求的产品,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新媒体环境。

  在充实的工作中时间飞逝,回顾2020年,我在《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网累计发稿55篇。看着一笔笔直接打到银行卡里的稿费,我的内心无比自豪。

  做一名新闻记者是我从小的梦想。我与陕西日报结缘,源自2018年6月的一次学习充电。在陕西日报社第87期通讯员培训班上,我不仅认识了很多有才华的陕报记者,接触了不少新闻界的朋友,也领略了新闻人的敬业与专注,让我的新闻梦想从此照进现实。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在陕西日报编辑、记者的帮助与启发下,我将更多的笔墨和精力倾注在了新闻采写上。新闻,最重要的是新。为了把握时间节点,每次遇到好的新闻线索,我都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想把它们第一时间呈现在受众面前。

  去年,是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看到习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多次提到“群众”二字,我感到这二字重如千钧,这是对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殷殷嘱托和热切期望,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只有深入群众、深入火热生活,才能写出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新闻作品。2020年夏天,去靖边南部山区五里湾采访扶贫工作时,我走在新开垦的土地上,沙土漫灌鞋子、袜子、裤子,大风吹折了遮阳伞、吹跑了遮阳帽。但当我采写的《脱贫攻坚:靖边县流转土地开出脱贫良方》在陕西日报记者的精心指导下刊登发表后,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更坚定了我借助陕西日报这个大平台讲好靖边好故事的信心和决心。

  2020年3月24日,习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这既是对陕西日报的亲切勉励,也是对全省新闻宣传战线的殷切期望。

  陕西日报的前身是党中央提议创办的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创刊81年来,这张扎根群众的党报始终践行群众路线,大力弘扬开门办报的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在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门办报离不开通讯员队伍,陕西日报社历来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去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w66利来最老牌,陕西日报社更是从通讯员管理培训、选调通讯员学习锻炼等多方面对通讯员队伍建设和能力水平提升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为通讯员更好发挥作用提供了坚强保障。特别是《陕西日报通讯员管理办法》的出台,让全省广大通讯员倍感温暖。大家工作热情高涨,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融合报道新闻作品在通讯员与编辑、记者的联系沟通中与受众见面,三秦大地追赶超越的精气神跃然纸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书写群众新闻新篇章,共同开创陕西日报全媒体新闻宣传新辉煌。

  那时我刚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单位领导叮嘱我要扩大视野、提高水平,向省报多投稿、多联系。于是,我撰写了一篇篇自认为良好的稿件寄往陕西日报社,但仅有两篇“豆腐块”见报。

  2006年5月,我有幸陪同一位陕报记者采访我县科技富农工作。这位记者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及采访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握,让我从心底里佩服。之后,他还主动提出由我来撰写初稿。经他修改润色,我参与的首篇“大块头”稿件《深山盛开科技花》于次月在《陕西日报》四版刊发。通过这次经历,陕报记者的业务素养深深感染了我,我在新闻采写上也豁然开朗。从此,我成为陕报的忠实粉丝,与陕报结下不解之缘。

  每天坚持看报,每年坚持投稿,我在业务上不断进步。我采写的关于工业经济的稿件登上了《陕西日报》头版头条,作品《让思想的光芒洒向每个角落》《把党的理论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还荣获陕西日报通讯员新闻奖。

  近年来,我担任白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与陕报的交往联系更加频繁紧密了。去年,习对陕西日报创刊8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后,我更是感受到了陕西日报把握时代脉搏、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陕报聚焦基层,浓墨重彩报道基层鲜活事例,关心培养基层通讯员的做法,让我由衷对陕报再添一份热爱与敬仰。

  自从加入陕西日报通讯员队伍,通过向陕西日报编辑、记者学习,我对新闻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每当我们医院有创新的重大手术完成时,都会邀请媒体采访。在陪同陕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我都会看到记者对细节逐一核实,不放过任何一个不清楚的地方,他们专业严谨、精益求精、认真求实的作风令我钦佩。

  还记得2020年大年初一,陕西日报记者采访拍摄我院首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前的培训准备情况,并用图文视频的形式第一时间播报了医疗队的出发新闻。在我院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从武汉返回西安的当晚,陕西日报记者又与我院外联部的工作人员一起,逐一核对所有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姓名和照片,并将他们的姓名和照片刊登在《陕西日报》上,表达对抗疫英雄的敬意。

  从第一批到第四批我院援鄂医疗队队员们的启程和归来,陕西日报记者始终和我们并肩携手,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又激动的瞬间。同时《陕西日报》还报道了我院首位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我院ECMO超长转机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出院……